制冷剂 – 发展历史, 使用禁令, 天然工质和合成制冷剂
内容概要:
内容概要:
制冷剂自用于制冷设备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。设备升级换代、对高效解决方案的需求,以及近年来对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,都推动了新型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应用。
在最初阶段,市场上曾使用过易燃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体,但其危险性还是遏止了这类制冷剂的广泛使用。20 世纪初,不易燃、毒性低的化学制冷剂开始使用,氟氯碳 CFCs 和含氢氯氟烃 HCFCs 时代随之到来。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,人们意识到了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负面影响,由此签署了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对其使用进行管制。因为成分中含有释放后会破坏臭氧层的氯,CFC 和 HCFC 制冷剂的使用也逐步减少,化学公司随之将氢氟烃 HFCs 作为替代品。虽然 HFC 制冷剂不会直接破坏臭氧层,但全球升温潜能值很高,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。
2016 年颁布的《基加利修正案》解决了这一问题,此后 HFCs 的使用至 2050 年将逐步减少 80-85%。这些有效的环保法规和举措,引起了社会对低全球升温潜能值(GWP)和低臭氧消耗潜能值(ODP)制冷剂的注意。在绿色制冷剂中,碳氢化合物(HC)和二氧化碳(CO2)的应用急剧增加。HC 和 CO2 的使用历程,早在制冷技术发展的初期就开始了。其可燃性如今也通过了安全标准的验证,正规操作下,碳氢化合物在封闭系统中已是成功替代上一代制冷剂的安全选择。
R600a 成为家用冰箱中 R134a 的替代制冷剂
- 1993 年, 绿色和和平组织与东德制造商 Foron(前身为VEB dkk Scharfenstein)合作研发的 “绿色无霜冰箱”问世,这证明了 R600a 虽是易燃物质,但在家用冰箱中使用并不会引发问题。
- 绿色和平组织的创新举措给传统制造商(博世 - 西门子、利勃海尔、美诺、AEG、伊莱克斯、博克耐特)带来了巨大压力,促动他们决定尽快采用 R600a 制冷剂,并逐步淘汰刚投入使用不久的 R134a。
- 同在 1993 年,丹佛斯压缩机公司(现思科普)推出了适用 R600a 的压缩机。
-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,2018 年全球有超过 10 亿台家用冰箱使用 R600a 制冷剂。
- 到 2020 年,全球 75% 的家用电器生产都基于 R600a 制冷剂。
制冷剂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并实现热力转移的流体。根据化学成分,制冷剂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不同的化学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所差异。除了制冷剂中应用的,还有其他化学物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,因为这些有害物质会消耗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。臭氧消耗潜能值(ODP)和全球变暖潜能值(GWP),是监测大气和空气质量变化的两个重要测量指标。
GWP 衡量的是在特定时期内,制冷剂相较于二氧化碳捕获大气热量的能力。GWP 值越高,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就越大。
ODP 评估的是制冷剂破坏平流层中臭氧分子的能力。ODP 值越低,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力就越小。
为了杜绝使用有害环境的物质以及减少整体电能消耗,颁布了许多相关法规。
1987 年实行的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是一项全球环保协议,针对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和出售进行了管控。CFC 或 HCFC 制冷剂中的氯就位列其中,也致使这类制冷剂的使用逐步减少。
为替代造成臭氧层消耗的 CFC 和 HCFC 而开发的氢氟碳化物 HFCs 制冷剂,其 ODP 值为零或接近零。尽管 HFC 不会对臭氧层造成危害,但由于它们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,因此仍具有很高的 GWP 值。不过,这是在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通过后被发现的,因此在近年由 2019 年 1 月起生效的《基加利修正案》所修正。批准《基加利修正案》的国家正在逐步减少对含氟温室气体(HFCs)的应用。
禁用 CFCs、HCFCs 和 HFCs 后,制冷领域就剩下三个可能的选择:HFC-HFO 混合物、HFOs 以及碳氢化合物(HCs)等天然工质。
碳氢化合物(HCs)是由氢和碳组成的无味化合物,于环境中自然存在。与合成制冷剂相比,碳氢化合物对环境友好、无害、ODP 为零且 GWP 值非常低。HCs 的工作温度与 HFCs 几乎相同,且充注量较低。HCs 良好的热力学和物理特性使其成为节能解决方案。不过由于它易燃,所以安全要求较高(安全等级 A3)。
思科普在业内是 HCs 的早期采用者,并一直将异丁烷(R600a)和丙烷(R290)用作为最高效、经济的制冷设备友好型制冷剂。
在制冷量的限制下,建议将 R600a 制冷剂用于小型应用,例如家用冰箱和冰柜、迷你吧和酒柜。它还适用于移动制冷,包括汽车和海上运输装载的冰箱和冰柜、便携式冷却箱,以及使用太阳能和电池供电的设备。
R290 制冷剂具备高效率,非常适配食品服务和食品零售业使用的轻型商用设备、冷藏箱、冷冻箱、陈列柜、超市设备以及不断发展的医疗领域。
基于 R600a 和 R290 制冷剂自身的效能再加上系统设计,所需的充注量会比使用其他制冷剂少 40-50%。因其可燃性和易爆性,制冷剂的用量会受到因地区而异的标准限制。实际上,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注意,可无需对此担忧。另外,只需投入少量资金更改组件和设计,原为 HFCs 设计的常规制冷系统就可以使用 HC 制冷剂了。
氢氟烯烃(HFO)的化学成分是氢、氟和碳,这和 HFCs是一样的。不过氢氟烯烃的 GWP 值相对较低,对臭氧层没有影响也更加环保,并且 HFOs 不会在大气层中吸收热量导致全球变暖。不过,它们被归类为轻度易燃、安全等级为 A2L 的化合物,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。HFOs 的典型应用是制成 R1234yf 制冷剂,思科普将其用于汽车空调系统、迷你酒吧或卡车冰箱。
HFC 或 HFO 混合物是氟氯烃与氟氯烯烃制工质的结合,其性能与 HFCs 相似但对环境的影响更小。许多混合制冷剂还有有温度滑移的现象,因此新型工质就是为替代 HFCs 而开发的。经对思科普现有压缩机中的替代制冷剂的验证,R452A、R449A 和 R448A 被批准为 R404A/R507 的替代制冷剂,R513A 可被替代用于一些 R134a 机型。根据观察,这些制冷剂的冷却性能较低、能耗较高、运行压力和温度较高,且存在一定运行限制。经精确的系统优化后,这些制冷剂能够稳定运行多年。由于 R448A 和 R449A 在正常负载条件下内部温度非常高,因此不建议将它们用于低背压设备。经验证,前面提到的混合物被匹配到不同了的安全组:R513A、R452A、R449A 和 R448A 被归入 A1 安全组(不易燃);R454C 和 R455A 被归入 A2L 安全组(轻度易燃)。
思科普的产品研发重点聚焦于高效与环保。我们与所有主要市场相关方一致认为,碳氢化合物 HC 制冷剂(异丁烷R600a 和丙烷 R290)可作为轻商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。也理解这存在一个过渡阶段,一些特殊应用短期内无法重新设计能够使用 HC 制冷剂的系统,因此会使用其他工质。以下是新型制冷剂的详细信息,它们由化工行业研发,为无法使用 HC 制冷剂的应用提供了替代性方案。